演讲分享造车历程 /b >
2024年,雷军在其三小时的演讲及新品发布会上,讲述了小米进军汽车行业的历程。在过去的三年里,小米经历了蜕变,雷军亲自试驾了170多款车辆。从他的全情投入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汽车制造的坚持。每一步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对小米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跨越。
这次分享让人们有机会深入探秘小米造车背后的历程,过去三年小米的发展就像是在闯关,雷军率领小米不断克服困难,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惊喜,还让外界对小米的汽车事业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决定造车的缘由 /b >
2021年,雷军向董事会报告,他判断智能电动车将成为主流趋势,汽车与消费电子正迅速结合,因此小米有必要参与其中。然而,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只有跻身全球前五,企业方能维持生存。
雷军明白这其中的风险,然而他仍旧坚定地选择了投身其中。他明确表示,至少会投入100亿美元。到了2021年3月30日,小米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雷军担任领头人,计划在未来10年内,全部投入100亿美元的资金。于是,一场激烈的汽车制造竞争就此拉开序幕。
核心技术的坚持 /b >
小米在造车领域坚定地选择从基础技术入手。自14年前创业以来,小米以模式创新为起点,初期发展迅速,但基础不够牢固,遭遇了不少挑战。此次,小米总结经验,决定不采取捷径,不进行收购,也不选择代工生产。
大压铸技术,小米一口气推出了两套方案。以电池包为例,研发一款电池包需要十多个月的时间,投入高达几千万。小米对核心技术的这种执着,使得他们在造车过程中更加务实,为制造优质汽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车展的风光 /b >
2024年北京车展上,雷军成为了焦点人物,被誉为“明星”、“营销大师”和“流量担当”。小米在新的十年里发布了关键战略,其中“人车家全生态”和新的科技规划引起了广泛关注。
小米自主开发的大规模语音识别模型首次展出,具备识别不同声音的能力,并能洞察声音所蕴含的情境与情感。小米SU7将搭载此技术,实现“车外唤醒防护”功能。预计该功能将于8月全面应用于所有系列,同时小爱同学的大规模语音模型也将扩展至核心产品线。
新品原型车发布 /b >
雷军推出了专为赛道打造的顶级性能纯电动轿车——小米SU7 Ultra概念车。该车旨在赛道上展现卓越表现,特别注重极致的轻量化设计,采用了全碳材料构造。
重量降至1900公斤,同时优化了空气动力学结构,实现了2145公斤的下压力。这款原型车彰显了小米对汽车性能的执着追求,展现了其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为汽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路径。
销量目标与展望 /b >
2024年5月,得益于伙伴们的帮助,小米公开承诺,其SU7车型在全年(即前九个月)的最低销量要达到10万辆,力争突破12万辆。这个目标相当有挑战性,因为它不仅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克服消费者接受度的问题。
观察小米过去三年的历程,我们发现它具备实现目标的胆量和能力。雷军曾言:“持续创新、持续进步、持续成功,这便是小米对时代的最佳回应。”展望未来,小米在汽车领域将取得何种成就,实在令人期待。大家认为小米能否达成销售目标?不妨点赞并转发,让我们在评论区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