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数据显压力
小米上一季度的手机业务收入为350亿元,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6%,这一变化格外引人注目。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需求减弱、消费者信心低迷、购买力下降的大环境下,小米也面临着挑战。以往凭借高性价比获得市场的小米,在当前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其新的经营策略效果正在接受检验。
经营策略大转型
今年三月,小米公布了经营策略的调整,强调“规模与利润的平衡”。以往,小米依靠高性价比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但如今正逐步放慢扩张速度。公司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这标志着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尽管手机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但也显示出小米寻求新增长点的决心,而新策略的实际效果尚需时间来验证。
利润提升有缘由
卢伟冰在财报会上指出,小米集团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特别是中高端产品比例持续增加,本季度小米手机的毛利率达到了11.2%,比去年全年的9%平均水平有所提高。自2020年进军高端市场以来,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高端机型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成为了推动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
高端机型口碑佳
小米在高端市场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小米12S系列和可折叠手机小米MIX FOLD 2为例,这两个产品在首月销售时,在某个电商平台上收获了超过98%的好评。雷军强调,小米13系列是公司三年高端战略的成果,经过全面升级,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同时,这一系列还助力小米大陆地区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ASP)达到了季度历史最高点,同比增长超过18%。
积极拥抱大模型
在财报电话会议里,卢伟冰谈到了大型模型的积极观点。小米并未打算独立研发通用大模型,而是打算将其与特定业务紧密融合。小爱同学已经开始尝试使用GPT模型,效果不错,预计将适时推出市场。小米对小爱同学的研发投入已持续六年,积累了大量交互经验,有望成为大模型应用的典范,助力业务拓展新领域。
造车业务有进展
2023年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谈到了汽车制造的新进展。到3月31日,小米已在智能电动车等创新领域投入了11亿元。卢伟冰表示,造车项目正按既定计划稳步进行,进展情况与预期一致,甚至略有超出。今年,我们还将进行冬季和夏季的测试。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个价格区间都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小米汽车面临一定的挑战。
经过全面分析,根据本季度的财务数据,小米公司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迫切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在高端手机市场,小米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一新兴领域正加紧布局。另外,AI大型模型也被视为可能的新的增长路径。对此,各方观点不一,小米这些新举措中哪一项最具潜力推动公司快速崛起,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