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金融领域,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资产开始融合,这带来了许多新的状况。在这些新状况中,风险和矛盾变得很明显。各方对于这些新兴资产有着不同的看法,也在进行着各种探索,这些看法和探索充满了争议。同时,这些资产的结算风险更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点。
加密/传统混合资产定义
加密/传统混合资产具有独特的结构。有些混合资产看似是传统金融工具,然而却与加密资产价格相锚定,其持有人是通过围栏帐户来持有加密资产的。而“证券型通证”并非这种混合资产,它是在区块链中原生存在的,并且是在加密体系中进行结算的。这明确地显示出混合资产定义界限的重要性。这种对不同类型资产的划分,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会对投资者对资产性质和风险的判断产生影响。在不同地区的金融监管之下,资产的分类会引发不同的监管措施。
传统金融结算风险
传统金融存在着一些结算风险。净额结算这种制度设计,以及延迟和多层中介机构等情况,让传统金融一直处于风险的笼罩之下,未结算交易数量众多。这不但带来了极大的交易对手方风险,还使得证券所有权记录不够准确。像传统的货币钉住计划很容易就会失败。而且传统 ETF 和存托凭证的价格常常偏离基础资产价格,这种状况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由于结算问题,导致许多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
加密/传统混合资产的特有风险
加密/传统混合资产具有特殊风险。拿比特币 ETF 来说,这种被传统形式所包装的加密资产,会出现与传统金融类似的价格偏离现象,跨界的风险使得这种偏离的可能性更大。传统形式包装的加密资产发行人在传统结算环节有可能进行操作性做空,这就如同隐藏着一把剑。比如在一些市场中,已经出现过因这种做空行为而使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程度。
稳定币出现的背景
需求催生了稳定币。在封闭加密货币体系中,币值大幅波动是常见的情况。投资者难以将加密资产与法币或传统资产进行交换,于是稳定币便被创造出来。在 2017 - 2018 年加密货币价格大起大落的时候,投资者特别急切地需要稳定币来保持资产价值。这一背景使得稳定币得以产生,它旨在解决加密货币在现实应用中与传统资产交换的难题。
稳定币的特点与风险
稳定币在保留区块链优点的尝试过程中存在风险。如果基础资产不是在本机发行、交易和结算于区块链,那么数字信息链就容易中断。其透明度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并且基础资产价格容易变化,稳定性也无法完全得到保证。而且,尽管稳定币可以让用户无需信任主要发行实体,但它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一旦遭受攻击,稳定币价格就会剧烈波动,这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权益。
对未来的展望
加密货币结算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但其能否适配现实经济需求尚需观察。稳定币的结构问题被广泛诟病,然而它在推动结算效率方面是有作用的,例如可能成为机构型支付的渠道。业内人士需思考如何在发挥加密资产优势的同时规避风险,以促使其在未来金融体系中健康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走向极为重要,会对这些资产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