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变
2015年时,智能家居功能有限,多数平层住户对花费高价购置手机控制灯光系统持保留态度。相较之下,别墅住户因追求便利和安全,更倾向于选择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今全屋智能渐渐普及至平层住宅,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华为全屋智能体验店每月平均接待约30组客户咨询,成交率在30%至40%之间。
厂商成果
三翼鸟在周年庆典上展示了成绩,已为34万以上中国家庭打造了智能生活方案,同时门店数量也超过了2900家。这些数字反映出全屋智能市场的迅猛增长。但需注意的是,这一统计仅包括提供系统化连接部署方案的厂商市场,并不包含消费者自行组装的智能硬件。
现有痛点
市场虽然势头不错,但也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消费者的选择。比如陈女士就发现,商家给出的方案报价里,服务费竟然高达15%到25%,但提供的服务和技术水平却并不对等。这种情况让不少消费者宁愿自己动手安装,也不愿选择全屋智能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自装原因
许多人选择自行安装智能家居系统,这是因为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在价格和功能上未能达到他们的期望。这表明生产商和销售商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吸引顾客,拓展市场份额。
大模型希望
业内专家在目睹GPT之后认为,大型模型有望填补智能家居领域的最后一环。智能家居在房地产行业的普及率正在提升,中海地产在智能家居的配置上已经达到了约35%。借助大模型技术的提升,智能家居的交互体验将得到改善,使得全屋智能从以往的保姆式向管家式转变。
探索未知
消费者普遍看好以大型模型为核心的AI技术,不少企业已将此技术纳入研发范畴。然而,大模型何时能在智能家居领域实现显著进步,尚不可知。涂鸦智能的负责人指出,这要求供应方具备相应实力,同时C端和B端市场也需有足够的购买意愿。
大家对大模型如何填补全屋智能的不足有何看法?若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