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新颖
新能源时代来临,许多电动车为了追求外观上的美感,都选择了长车头的设计,小米SU7便是这样的车型之一。在设计过程中,小米SU7深入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使得车身线条显得既流畅又圆润。初看之下,它似乎与保时捷有些相似。然而,经过仔细对比,我们能够明显看出两者设计上的差异,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或模仿。小米在外观设计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动力表现出色
评价一辆车的操控性能,需综合考虑诸多要素,比如动力调节等。在动力表现方面,小米SU7并未暴露出显著缺陷。底盘稳定性良好,尽管牺牲了些许舒适性,却换来了顺畅的驾驶体验。总体而言,其操控感受优于特斯拉Model 3,为驾驶者带来了愉悦的动力操控享受。
刹车存在不足
小米SU7四驱Max版搭载了Brembo的四活塞刹车系统,但在高速赛道上行驶时,却频繁出现热衰退现象,这影响了刹车效果。尽管刹车片面积不大,其制动力还是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考虑到该车型主要是为城市道路设计的,不是为赛道,车身较重,又定位为街车,所以在赛道上遇到热衰退是难以避免的。
细节设计用心
小米SU7的设计在细节上十分到位,甚至超越了某些知名大厂的产品。比如,它的门把手设计灵感来源于宝马2系,采用半隐藏式,既满足了空气动力学要求,又兼顾了实用性和安全。车内虽未完全舍弃实体按键和旋钮,但这样的设计让驾驶操作更便捷,给人一种贴心的感觉。
后排空间欠佳
小米SU7的座椅后部设计使得电池组占据空间,因此其坐垫既短又薄。这种情况与众多纯电动车类似。这直接导致乘坐空间显得较为局促,舒适度也相对较差。对于需要多人同行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在长途驾驶过程中,后排乘客可能会感到不适。
智驾功能有亮点
有些人喜欢根据个人意见来操控智能驾驶系统,然而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的智能驾驶功能相当出色。它能够很好地识别四周环境,车辆在跟车以及变道等动作上都能顺畅执行。雷军提出的“智能生态”理念,使得驾驶者在车内就能操控家中的电器,但这一功能对部分人来说,效果似乎并不太显著。除此之外,汽车行驶时,车身刚性较强。整体来看,其稳定性表现优异。驾驶起来,让人感觉非常放心。
你觉得在增加了后排乘坐舒适度和解决了刹车过热问题后,小米SU7是否更吸引人了?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